主页>>在线阅读
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
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
乐园 TXT下载  
上一页 下一页
白天 黑夜 护眼

第1节


《乐园》作者:今宵别梦寒



第1章 注视

  英国

  周三下午六点,川流不息的人群不断涌入商场。本地人并不十分热衷把购物视为娱乐方式,尤其孟惟所在的中高端商场,主营奢侈品售卖,更是普通人不会频繁进来消费的地方。

  但有两类人是这类商场眼里的座上客,花钱的主力军:中东贵妇,以及富裕的中国留学生。

  后者的存在使得孟惟得到了一份时新颇为不错的工作。商场为了招待这些年轻富有的中国客人,

  聘用了不少会说中文的售货员,她就是其中之一。一个柜台平时有两个人值班,只要来了亚洲面孔的客人,都是孟惟迎上去。

  这份工不需要太多脑力,只要对着中国人说中文,尤其现在,她在介绍完当季新款的项链后,女客人已经自顾自地趴在柜台上欣赏了,在客人提出下一步要求之前,孟惟在心里琢磨群聊中别人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。

  群聊安静了一个下午,忽然其中一个小群有人冒头说话。

  伊莲:“都这个时间点儿了,不会还有同学没找到空缺吧?”

  孟惟:“是的,还没有。”

  “地址:h135le,周五晚上有party,我家,有人来吗?”

  孟惟刚愣神一会儿,群聊话题很快转向别的地方,

  好几个人都踊跃表示参加。

  这个女孩的群备注是2017戏剧导演系,一般来说导演系很可能是leader,她是让我去,还是不让,我能请她给我一个空位吗?

  她想得太入神,差点抬手啃起指甲。直到听到客人曼声请她帮忙,要孟惟取下一对耳坠帮她试戴,方才回神。与客人一道来的还有一位男生,背对着柜台,伸长胳膊,懒洋洋地瘫在沙发上。背影看,他满头的脏辫十分瞩目。好像在打瞌睡,半晌都没声音。

  年轻的女客人换上新耳环后,绕到他身旁坐下,靠在他怀里,娇声问他好不好看。只见他捻起女孩的一缕长发,绕在手指上,不知说了什么,惹得女孩抱住他咯咯甜笑。正是一对热恋中的恋人常有的样子。

  女孩选好一副耳环,在镜子前左转右转地照,要孟惟给意见。营业员的目的是促使客人购物,自是要说好话。

  “很好看,风格跟你很搭,这幅耳环上写的是你的名字。”这是孟惟的万能应答,不管来的是谁,只要是第一次来,她都会说这句,加上孟惟并不十分殷勤的态度,突然一句完全的肯定会让客人觉得“她说的一定是真话。”多半会感到喜悦。

  今天这话确实有些有口无心,孟惟兼职的首饰品牌走朋克路线。这女孩画韩式妆容,白白的粉底配嘟嘟唇,甜美的女孩子偶尔也会心血来潮尝试暗黑风,但这对金属材质的耳环非常重,坠得她的耳垂被明显拉长了。

  耳饰被设计成这样,谁戴都不好看。孟惟不能说实话,店员的一举一动都被店内的摄像头监控,说了不好的话会被记录下来。

  从进门到现在,扎脏辫的男生不时打哈欠,困得要命。这时他回头看,正瞅见女伴的新形象,他忽然来了精神,“扑哧”一声笑出来,笑得肩膀都在抖。

  女孩撅嘴不满:“丹尼尔,我戴着不好看吗?”

  “好看好看!”还鼓起了掌。

  “你刚刚说我戴着好看,那你说,哪里好看?”女孩搞不懂他的意思,又不便对他发火,转头把问题抛给孟惟。

  孟惟透过镜子,看到男孩的倒影,正巧跟他对视了,他生得眉睫乌浓,分明方才还提不起神的样子,沉沉的睫毛下,一双眼睛正看着镜中的她,好像也在等她的回答。孟惟被他看得心里一紧,这额外的注意让她有些不安,她怕又说出什么惹得他大笑的话,惹得女客人更加不满。

  好不容易憋出一句,“衬得脸很小。”男的倒是没笑,这句没什么大碍的话却让女客人的不满有了出口,二话不说就取下耳环:“我的脸本来就很小,不需要耳环衬也很小!”

  灵巧的营业员这时候会想办法弥补,找点好话捧捧客人。但这个情境对孟惟来说真的已经到了极限,她应对人的智慧只有一点点。只期望她不要因为心情不好就去投诉自己,这种事在商场是常有的,尤其对于她这种低级别兼职员工,干的活都是有今天没明天。

  沉默让她显示出对客人的不恭,这不是她本意。孟惟穿着柜台营业员的制服,黑色连衣裙,棕红色的嘴唇微微抿住——是柜台统一发的口红,没化妆的眼睛,眼尾生得很长,常常带来一种审视别人的冷凝。

  当她对这位生气的客人沉默以对时,客人见到她的模样,心里更恼火了,因为她把孟惟的手足无措理解成了傲慢。不是常常有那种柜姐吗,觉得客人买不起,就不给好脸色,就是这个柜姐的样子吧。

  多亏了这个商场的标价档次,也多亏了柜台派发的口红跟裙子,让孟惟陡然成了一个目中无人的人。为了找回面子,客人一口气指了五六件商品,这个,那个,我都要了,你来给我打包。搭班的同事想要一起帮忙,被女客人拒绝了,

  “丹尼尔哥哥,我买这几样,你看好不好?”女客人是不想自己掏钱的,每件都在七百镑以上,六件加起来数字不小,抓着男生的袖子撒娇不止,她只要勾勾手,自然有人替她付钱。

  并不是每个留学生都是富家子,也不是每个进了商场的顾客都会一次消费这么多。请男朋友付钱不稀奇,但偶尔也有因为价格太贵,男朋友在柜台磕磕绊绊地跟女孩子打商量,女孩子嫌丢脸,最后闹得不欢而散的情况。

  眼前这对并没有如此,高个儿男孩洒脱得很,女孩要多少,他同意买多少。

  甜蜜的情侣,极度富裕的客人,虽然一样的年轻,他们过的是一种跟孟惟截然不同的生活。

  孟惟重复着装盒,系丝带,打蝴蝶结的动作,中间还要按女客人的要求改动。

  “我是要送人的欸,你小心一点好不好?这里难看死了,重来!”改到客人满意为止,忙活了好一阵子。但她心里很是松了口气,看来这份工还能做到下个月,生活费有着落了。

  付款处在这层楼的另一头,叫丹尼尔的男孩让女孩在店里等着,他去刷卡,女孩理所当然地让孟惟跟着去跑腿。

  两人一前一后地走着,一楼是化妆品区,漂亮的欧美明星海报搭在道路两边,空气中有浓郁的脂粉香气。

  男孩掏出手机,开始旁若无人地打电话,一点不顾及同行的孟惟能听见,“王雅雯真的是我这几个月以来见过最蠢的妞,你今天没看见,她戴的那耳环,跟大耳朵图图似的,还有点像如来佛祖。”

  孟惟很窘迫,她没想到还有这一出,恨不得自己听不懂中文,就不必听人家的私事。

  “问我好不好看,我笑得都快喘不上气了,柜姐也是绝了,为了卖货,竟然说好看。”刚这么想着,话头就转到了孟惟身上。

  她惊讶抬头,发现男孩正低头瞧她。孟惟从他飞扬的神色里感受到一种不怀好意:“awesome。”

  这是他到现在为止,对她说的第一句话。他用嘴形无声地对着孟惟念了个词儿,意指她为了业绩,很会胡言乱语。

  说着话的功夫,他们走到了楼层的拐弯处,男孩伸出一只胳膊挡住孟惟的去路,是让她停在那里的意思。孟惟身高接近一米七,并不矮,但这男孩比她高一个头还多。

  他们站的位置是商场的视野死角。他接着讲电话:“她让我给她四千八百镑的小玩意儿买单,嗯,我正要去呢。你猜我会不会买?”对着电话里另一个人说的同时,他面向着孟惟,眼神却没放在她身上,好像面前只是空气。

  四千八百镑比她一学期的生活费还多,但只是这些富有的年轻人一次购物的钱而已。孟惟看到他嘴角愉快地翘起,高高的鼻梁在面颊上投下一小片阴影,再往上,是一双望向别处的眼睛,可能是光照的原因,他琥珀色的眼珠带来一种缺乏情感的漠然。

  她不禁移开目光看向地板,躲避跟男孩对视。他活得好轻松,钱只是他用来戏耍别人的道具,而她不是。

  “我想到一个特别好玩的点子,待会儿你就知道了。周五晚上?我来呀,老地方。”说罢,终于结束通话。

  挂了电话后他并没有什么话要特意跟孟惟说,而是正打算绕过前门,从拐角处的后门扬长而去。

  “先生,请问您还回去吗?那位小姐在等你。”

  自动感应的门已经开了,男孩还没走出去,他侧身看她,好像突然想起来旁边还有个活人,“哦,是的。我这么一走,有两个女人会特别失望。”顿了一下,仿佛有回心转意的意思,“你们柜姐为了业绩也是很拼命的,你要劝我去刷卡,是吧,断人财路如......”l

  帮客人打包,被不断指指点点的时候,孟惟就出了汗,但她觉得这男孩比刚刚的客人要可怕得多,就像生物链上,食草动物对肉食动物天然的警觉。

  她下意识想说点缓和的话,“我不劝。我只是......”,就见他大步朝自己走来,顿时气息紧张起来:“我不是…我不是那个意思,要怎样消费是客人的自由。可是,不应该那样,那个女孩没有钱,用钱戏耍别人是不对的......她会因为你的行为很难过。不应该这样欺负别人……”越说声音越小,说完她就后悔了,话被她说得颠颠倒倒不说,完全是劝人向善的陈腔滥调,傻里傻气的。

  男孩没说完,就被孟惟打断,意外地听到了她的这番言论,脸上一直挂着的笑意消失了。空气中静默持续了好几秒,好像孟惟在慌乱中触发了什么魔咒。

  这话不是凭空来的,男孩跟别人通话一直不避着她,既不怕她听到,又不觉得她听到会怎么样。

  几乎在孟惟眼前打了一局明盘的牌,从表面到内里,从语言到行为,都不难猜。

  “哟,给我心理分析起来了,分析得出,我有心理疾病?”歪头上下打量孟惟。

  男孩忽然弯腰低下头,凑近看她胸牌上的名字,上面写着“weimeng”,拼音名,看不出是哪两个汉字。

  靠得很近,毛烘烘的脑袋就在孟惟眼皮底下,像某种大型犬类。刚刚以为他生气了,似乎也没有。

  孟惟不知道他看好了没有,犹豫能不能动。“我不是这个意思。我只是觉得,没有必要这样,如果一直这样,会......”

  “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钱?”男孩忽然站直了,反问了她一个不相关的问题。

  简单地说,上班练出来的。也许别的店员会从穿戴上判断贫富,但孟惟是从神情上区分的。即使她并不想对客人察言观色,掂量谁有钱谁没钱,好来区别对待,给自己涨业绩。每次上班,个把小时地站着,一天往来接待二十几个客人,她有很多时间,观察无数人的脸。

  “口袋有钱的客人一般都没有情绪。对奢侈品柜台营业员的态度跟对火锅店工作人员的态度一致——不闻不问,注意力都在‘菜’上面,我们只是帮他们‘夹菜’的帮手,专心购物的客人不会抬头多看一眼。那位小姐不是这样,她一直在看我,很在意我的反应。虽然频繁对我发脾气,但更像是因为我没有给她,她想要的反应。”孟惟自知没有犯错,对方无由来的攻击性,只是过分敏感的心被刺激到的自我保护。

  男孩用手指点点下巴,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,然后用眼角瞥孟惟:“那你觉得我有钱吗?”

  孟惟迟疑着,这是不适合回答的问题,如果说了他不喜欢的话,又会招来麻烦。

  男孩不等她艰难地思前想后,抬手挥开感应门,只留给孟惟背影,同时撂了一句话:“既然害怕我,干嘛还跟我搭话?做烂好人,没人感谢你,你也落不着好。”



第2章 学业

  大学教员办公区的地面被绒布铺满,踩在脚底软绵绵的,在上面走起路更是无声无息。孟惟倚靠在史密斯教授的办公室的门口,怀里抱着夹了一叠厚纸张的文件夹,耐心地等待他会议结束。这年头使用纸质文件的人已经很少了,她怀里抱着的一叠分量不轻,抱久了胳膊也会麻。

  孟惟在心里复述了一遍待会儿要跟教授说的话,同时预想了一些他可能要问的事,再一张张清点是否有漏带的文件,还有什么,他还会问什么呢?她也不知道了,只好暂停思考。

  掏出手机,扫一眼学院跟系里的群聊内容,她在各个群都发了一条同样的消息,已经发出一个小时。

  对话要么保持在她最后发送的位置,“请问还有剧团缺编剧吗,我叫孟惟,戏剧系.........”

  要么被别人轻松的聊天对话刷下去了,没有人回她。上下都看了,确实没人提到她。顿了几秒,孟惟把所有群聊删掉,微信程序也关了。

  让身体的重心从左边换到右边,甩一甩有点麻的左手。其实她可以坐下,再把文件放在地上。隔壁的办公室门前坐着两个白人女孩,也在等待跟她们的教授会面,正大大咧咧地盘腿坐着,小声笑闹。

  孟惟偶尔看那两个白人女孩一眼,这里只有她们三个人,窄窄的走廊,被绒布严严实实裹住,密闭成一个温暖安静的空间。她们在这里很惬意,并不紧张,甚至偶有笑声。孟惟也想像她们那样,于是背靠着墙,缓缓下滑。

  正当此时,门开了,走出一位个子高挑的长发女孩,两手空空,背着单肩包,见到蹲在地上,一时狼狈站不起来的孟惟,并没有伸手扶她,女孩向下瞥了一眼:“到你了。”

  便转身离开,随着她的步伐动作,从单肩包拉链半开处落下一张巴掌大的纸袋,她没费心低头拾起。头昂得高高的,径直走出长廊,按电梯下楼了。

  孟惟也没指望她会扶自己,那是同一个系的埃莉诺,北京人。孟惟来自南方,在这里既没有要好的南方朋友,更交不上这种颇有傲气的北方朋友,但她也不是很在乎做孤家寡人。

  手撑着地板艰难站起来,孟惟看着掉在门口的垃圾,最终还是伸手捡起皱巴巴的麦当劳薯条纸袋,

  塞进自己的口袋里,垃圾留在教授的门口不好看。

  史密斯是典型的艺术系教授,已经全面灰白的半长卷发在脑后绑了个辫子,靠在办公桌前,双手抱肩,神态是一贯的优游轻松。英国人见了面照例要来一套寒暄,过得好吗,一切顺利吗?最近在忙什么?

  来自第三世界的孟惟就没有这份气定神闲的功夫了,她把沉重的文件夹一股脑放在桌上,喃喃用一连串的“很好,很不错”来应答。有些学生会跟教授用这个开场白,不失风趣地聊一聊近况,既能跟教授混熟,又可以在他面前留个好印象。

  她就做不来这样,孟惟今天的行程很紧,会议结束还要去打工,每一秒都没办法让她放在无关的事上。

  教授不坐下,她也不坐,纸质的剧本捏在手上,急急地就进入正题,她要向他证明,自己写的剧本是很好的,值得让系里发给她一笔支持资金。

  “您看过我的剧本,您知道,我写得并不差,不是吗?”说这话的时候,孟惟有些不安,此时她庆幸今天打印出了纸质剧本,可以像挡箭牌一样拿在胸前,预备用来抵抗史密斯一切挑剔的问题,也唯有这个,是她仅仅能抓住的救命稻草了。

  英国的老师,辅导学生时,永远不会说你做得糟透了,大多数的场合会说没问题,很不错,但这绝不能当成真话,往往学生这么相信了,最后到手的成绩却是不及格。

  史密斯摸着自己的下巴,停顿片刻,斟酌道:“孟,你知道,剧作者的作品,往往并不能得到每个人的喜爱,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。但即使如此,你的作品在我这里,我永远无法给你一个普通的分数,你的作品总是那么缜密,工整,是结构精致的挂毯。”

  孟惟是好学生,在功课上很下功夫的好学生,这是她第一次听史密斯当面认真地点评自己的作品,

  心脏像气球一样渐渐被吹得浮起来。

  “但是——问题不在这里,你的问题有两点,第一,你在邮件里已经说过,利亚姆的演员社团临时拒绝你了,你无法领导原先的团队。

  第二,到现在为止,你都没有加入别人的团队。目前的解决方法只有一个,尽快进入另一个已经成型的团队,在里面找到你自己的位置,参与制作别人现有的剧本,这对你是最有利的。”

  史密斯教授丝毫没有提及资金的事,而只有钱才是孟惟最关心的。

  孟惟现在就读大学戏剧专业,专攻舞台剧剧本写作,这是大学的最后一年。学院在最后一年会照例举行毕业生作品竞赛,各个系的学生自行组成团队,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专业,选择舞台设计,演员,剧本设计,导演等多个位置。

  最后大赛会选出各个科目中的优胜者,优胜者除了奖金奖牌这样的物质奖励,还会得到优秀毕业生的称号,并且会被推荐到,跟大学有合作的剧院中工作两年。优胜者的每一个嘉奖,都是孟惟渴望得到的,她需要钱,需要工作。

  并不是每个戏剧专业的毕业生都能顺利获得工作机会。剧院的数目是固定的,但各个学校每年都会产出无数毕业生。连本国人都不一定获得机会,更何况她这种外国人。

上一页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