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>>在线阅读
穿越 重生 架空 总裁 青春
修仙 耽美 玄幻 都市 惊悚
修复师 TXT下载  
上一页 下一页
白天 黑夜 护眼

第1节


  《修复师》作者:打眼

  文案:

  修身、修心,修物!

  修天地之缺,修万物苍穹!

  世间万物,皆可修复!

  标签:系统流 轻松

第1章 规矩

  洛川市,别称洛邑,有五千多年文明史,四千多年的城市史,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、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,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川建都,至今还留有五大都城遗址,围绕着洛川更是陵墓无数,华夏最大的陵墓群遗址邙山古墓群,就坐落在洛川。

  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也造就了洛川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,洛川市俗称挖地三尺尽是宝,从古至今都是各路文物贩子的聚集之地,由此也带动了洛川古玩市场的兴旺,和京城人人谈政治一样,来到洛川,耳中听闻的尽是些有关于古玩的事情。

  “刚哥,帮我看下摊,我去趟厕所。”洛川市古玩城的地摊上,一个摆满了各种青铜器的摊子后面,刚刚年满二十岁的苏小凡有点坐立不安。

  苏小凡倒不是因为内急,而是这会儿他右眼皮子一个劲的猛跳,上次遇到这种情况,还是苏小凡十一岁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,那会儿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雷锋做好事的作业,苏小凡硬是把一个刚过完马路的八十岁老太太,又给架了回去还摔了个大马墩,因此被那老太太的孙子追了三条街,要不是熟悉地形,那一顿胖揍肯定少不了。

  “你小子年纪轻轻的不会就肾亏了吧,这一会跑了三趟厕所了。”旁边摊位的刚哥笑骂了一声,摆了摆手示意苏小凡快去快回。

  刚哥全名郑大刚,三十出头的年龄,他家里是古玩城附近的老坐地户,古玩城之前拆迁扩建的时候占了他家的老宅子,补偿给了十二套商品房,所以刚哥一下子就成了房二代,家里自住两套,剩下的十套都租了出去,从小就对古玩感兴趣的郑大刚索性就辞了工作,到古玩市场练起了摊。

  古玩市场内有固定的摊位,里面也有店铺,不过郑大刚就喜欢练摊和人磨嘴皮子,一来二去就和同样摆着免费摊位的苏小凡熟悉了起来,一周七天,两人倒是有六天都混在一起,只有周日那一天苏小凡才不出摊,说是要回家照顾妹妹。

  厕所在古玩城里面,穿过古玩城那些固定摊位,苏小凡去到最里面的厕所放了泡水,又点了根烟和一摊位老板贫了会嘴之后,这才慢悠悠的往回走去,心里还泛着嘀咕,哥们儿自从十一岁之后就没助人为乐过了,今儿这眼皮子跳的有些邪性,不行等会早点收摊回家。

  “嗯?那几个人是干什么的?”从古玩城出来,苏小凡一眼就看到在自己的摊位前,站着四五个人,看清其中一人之后,苏小凡不由愣了一下,脑袋一缩,刚想掉头回去,却是为时已晚。

  “小凡,你这泡水撒到太平洋去了?这么久才回来?”眼尖的刚哥看到了苏小凡,大嗓门第一时间就响了起来,“快点过来,来生意了,你小子还做不做买卖了?”

  “刚哥,我……我这不是闹肚子嘛。”看到摊位前的那几个人回过头来,苏小凡不由暗自叫苦,不过这会儿想跑已经来不及了,只能硬着头皮走了过去。

  “哎呦,大哥,是你啊,我怎么觉得今儿一出门就听见喜鹊叫,原来有贵客上门了。”苏小凡快走了几步,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,冲着其中一人打起来了招呼。

  还别说,刚刚脱去稚气没多久的苏小凡,这一身皮囊却是长得极为出色,一米八二的身高,一张脸长的是剑眉星目,笑起来之后脸上还带着一丝大男孩的羞涩,这长相在古玩城绝对是独一份,那些陪着家里老人来逛古玩城的小姑娘,最喜欢就是往苏小凡的摊位前凑。

  “喜鹊?你确定出门听到的不是乌鸦叫?”被苏小凡称作大哥的男人,大概四十出头的样子,个头不高,身材精瘦,留着一个寸头,眼神却是极为明亮,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,盯着走过来的苏小凡。

  “哪儿能啊,大哥来了,肯定是喜鹊叫。”苏小凡走到自己摊位前,拿出了包烟,娴熟的弹出来几根,给面前的那几人散了过去,开口说道:“大哥你今儿又是过来照顾小弟生意?”

  “没错,把摊子收收,咱们去后面谈。”中年男人点了点头,说道:“这太阳头晒的难受,咱们找个茶馆坐坐吧。”

  “别啊,大哥,我这摊子才刚摆上没多久,今天一单没开呢。”苏小凡看着那面无表情的中年人,心里不由打了个寒颤,他能闻的出来,面前的这几个人,身上都带着那么一股子挥之不去的土腥味,在上次交易的时候,苏小凡就大致估摸出了这个人的身份。

  “小凡,哥几个,怎么回事啊?”旁边的郑大刚这会儿看出有点不对劲了,他原本以为这几个人是看上苏小凡摊位上的物件,可苏小凡和那中年人一对话,他顿时明白了,这几个人是来者不善。

  苏小凡在古玩市场摆摊也有小两年了,郑大刚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的小兄弟看待,眼下遇到事,他自然不会退缩,当下身体横跨了一步,郑大刚挡在了苏小凡的身前,开口说道:“几位大哥,咱们有话好说,小凡他年纪小,要是有什么得罪的地方,刚子我帮他道个歉。”

  “事情倒是没什么事情,就是还有笔买卖想和他做。”为首的中年男人摇了摇头,说道:“上次从他手上收了个物件,他说是西周的,我花了八千块钱,谁知道买了个上周的,你说他要不要给我个交代呢?”

  “嗨,原来是这么回事啊。”

  听到那中年男人的话,郑大刚松了口气,“我说这位大哥,看你也像是个行家,青铜器可是属于禁止交易的文物,他要是敢在摊位上摆,用不了十分钟就得被抓进局子里去,你说他怎么可能有西周的老物件,那可是国宝啊,要我说,这事一个愿卖一个愿买,你可怪不到小凡头上。”

  嘴上说着话,郑大刚脸上已然是忍不住笑了起来,古玩市场是什么地方,那就是一满口鬼话的地儿,随便拉出来一个摊主,都敢把自己摊位上的个破痰盂吹成是乾隆皇帝御用过的,像苏小凡这样介绍自家摊位上的物件,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。

  尤其是苏小凡和他这样的临时摊位,东西是离手之后概不负责,一没发票二没三包,由于地摊的东西本身卖的也不贵,来买东西的人也是图个玩乐,基本上都知道东西是假的,所以郑大刚摆摊十多年也没见过有回头找的,倒是古玩城里面的店铺,时不时的会闹些纠纷。

  而且就算闹起来郑大刚也不怕,别看面前这几个人脸上挂着副凶相,但郑大刚可是坐地户,从穿着开裆裤的时候就在这古玩市场厮混,如果对方想来横的,郑大刚一嗓子吆喝起来,大半个市场的摊主他都能给叫来,眼前这四五个人还真不够看的。

  “我的东西可不是在摊位上买的。”中年男人对郑大刚摆了摆手,开口说道:“兄弟,事情是怎么回事,他知道,我只想和他聊聊,你放心,这是你们地头,我不会在这里闹事的。”

  “嗯?怎么回事?”郑大刚回头看向苏小凡,“你拿工艺品做旧当成老物件卖了吗?这可不合你们那边的规矩。”

  郑大刚认识苏小凡也有几年了,对他的情况基本上是了解的,他知道苏小凡出身于洛川市那个著名的青铜器村,而青铜器村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规矩,就是不能把他们制作出来的青铜器当成是真品来卖,而且必须和客人说明是工艺品。

  但凡有人坏了这条规矩,创建青铜器村的那位老爷子,可是不会留情的,轻则逐出村子,重则直接送到局子里去,俗话说财帛动人心,这几十年下来,不是没人动心思,但全都被老爷子亲手扭送到局子里去了,最重的一个判了十五年,从那之后,再也没人敢违反这规矩了。

  古玩这行当,在摊位上买东西,你可以信口胡吹,考究是个人的眼力,而且也没人敢拿真的青铜器在摊位上摆卖,买的卖的都心知肚明东西是假的,但如果苏小凡是私下里售卖的,郑大刚就不敢打包票他是否坏规矩了,要知道,在洛川市,文物走私可是屡见不鲜的事情,以苏小凡的手艺,一般人还真是很难鉴别出真伪来。

  “我可没坏规矩。”听到郑大刚的话,苏小凡有点急了,连忙开口说道:“这位大哥,我当时是不是给你说了嘛,我看不准那物件,有可能是工艺品,是你自己非要买走的,现在怎么能来找后账呢。”

  “可你给我开的收据,写的可是西周啊。”中年男人闻言瞪起了眼睛,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收据出来,他这会心里也是有些别扭,自己在这行当混了二十多年了,没成想却在一个毛头小伙子跟前栽了跟头。

  “开了收据?”郑大刚愣了一下,顿时回头瞪了一眼苏小凡,这小子平时看起来猴精猴精的,怎么在这关头犯了糊涂,他们这行怎么能给人开收据啊,而且还注明了年份,这岂不是等着人来算账吗。

  “大哥,你看错了吧,我什么时候给你开了西周的收据。”苏小凡苦笑了一声,冲着中年男人手中的收据努了努嘴,示意郑大刚去看。

  “西?这……这是四啊,四周?”郑大刚也没上手去拿收据,只是用手在脑门上搭了个凉棚,遮住了午头的阳光,在收据上瞄了一眼,这一看,郑大刚忍不住笑出了声,他就说嘛,苏小凡这小子,怎么可能留给人这样的把柄,原来却是在收据上给对方挖了个坑。

第2章 小子,你阴我?

  “什么?四周!”听到郑大刚的话,中年男人有点不敢相信的看向了手中的收据,可上面的确明明白白写着“工艺品,年代四周”这么几个字样。

  “小子,你……你阴我!”中年男人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,仔细端倪手中的收据,还能看出在那四的上面有一道子浅浅的横印,再加上这个“四”字中间两个笔画写的有点出头,不注意看的话,分明就是个西字。

  “这位大哥,这就是你的不对了。”

  既然占了理,郑大刚说话就没那么好听了,嗓门也变得大了起来,“咱们这行当,考究的就是个眼力,你当时没看出来,现在来找后账,这是有点坏规矩了,你要是再闹下去,也讨不了什么好处。”

  “刚哥,小凡,怎么回事啊?”

  苏小凡的摊位前被围了四五个壮汉,本来就吸引了旁边那些摊主的注意,郑大刚这一提高嗓门,旁边顿时过来了几个人,在古玩市场做买卖,碰到那些不甘心打眼买了赝品来找后账的事情也是常事,这就需要大家伙一起帮衬了,一眨眼的功夫,那四五个人反倒是被围在了中间。

  “得,兄弟我认栽。”中年男人往四周看了看,说道:“是我看走了眼,怪不得别人,今儿这事是我不对,诸位当我没来过。”

  说着话,中年男人一抬手,带着身边的几人向外面挤了出去,围上来的人看到事情解决了,倒是也没难为他们,不一会儿,几人就消失在古玩街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。

  “各位哥哥,谢了啊。”见到那几人离开,苏小凡也松了口气,连忙冲着四周拱起了手。

  “嗨,这算什么事啊,自己看走了眼,也有脸来找后账。”

  “就是,小凡,有事吆喝一嗓子,哥几个马上就过来。”

  周围的人群嘻嘻哈哈的热闹了几句,也纷纷散去了,毕竟各家都有摊子要看着,东西虽然不贵,但被人顺走了那也闹心不是。

  “小凡,这事儿,确实是你坏了规矩。”等人群散去之后,郑大刚拉住了苏小凡,低声说道:“你一件青铜器卖个千把块钱还能说的过去,但卖了八千,这一刀宰的有点狠了,不怪那些人来找后账。”

  古玩城的买卖,尤其是地摊上的,基本上就是卖点小玩意,一天成交个三五百的都算是生意不错,苏小凡一个赝品卖出去八千,有时候都能顶得上别的摊位一个月的成交额了,用行里话说,这羊毛撸有点狠了。

  更何况刚才郑大刚看的真切,苏小凡在写收据的时候,也动了心眼,虽然四字上面那个一字的横印虽然浅,但仔细看还是能分辨出来的,所以郑大刚说苏小凡坏了规矩。

  “刚哥,其实那东西做起来挺复杂的,收他八千不算多。”苏小凡苦笑了一声,说道:“我做的那件青铜器是仿戴胜的,是件组合的物件,市面上很少见,我当时还以为他是个懂行的,知道这东西不好做,谁成想他还真当成是真品了。”

  “戴胜?那是什么玩意?”听到苏小凡的话,郑大刚愣了一下,他对青铜器不是很了解,更是没听过这生僻的名字。

  “那东西就是古代女人的一种发饰,我还是从爷爷的青铜器拓印本上看到的。”苏小凡开口给郑大刚解释了一下。

  所谓戴胜,其实是由由三部分组成,两个夹片加上一条连接杆,形状有点类似现在的杠铃,《山海经海内北经》记载“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”,在山东嘉祥武氏祠汉代画像中,我们可以看到刻有“玉胜”图样,对称两胜以“杖”连接,中心有圆孔,可以横贯于头发上,画像石中的西王母就佩戴这样的“胜”。

  到了西汉时期,西王母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,所以她头上佩戴的“胜”,也受到古人的欢迎,人们开始佩戴不同款式的“戴胜”。随着“戴胜”越来越受欢迎,出现各种不同材质的戴胜,比如青铜胜、琥珀胜,玉胜等,除了对西王母的推崇外,“戴胜”能流行开来,还胜在实用性。

  不过随着朝代的更迭,人们对配饰的要求越来越高,当更加方便佩戴的簪子出现之后,佩戴麻烦的“戴胜”逐渐退出历史舞台,由于这东西是由几个部件组合而成的,出土的时候往往不全,所以就算是很多考古或者是文物专家,都不认识戴胜这个物件。

  “做这物件,费了我整整一个月的功夫,刚哥你说卖八千算贵吗?”苏小凡这会儿心里也有点郁闷,他是取了点巧,将东西给做旧了,但青铜器不都是这样吗,不做旧没有点儿年代感,谁会花钱去买呢。

  “照你这么说,八千还真不算贵。”

  郑大刚在古玩市场混了那么多年,是个懂行的,当下点了点头,往那几个人离去的方向瞅了瞅,说道:“不过小凡,这几个人看上去不像是善茬,今儿摊子你别往家收了,我给你找个地方放着,你回家的时候注意点儿,别让他们跟上。”

  古玩市场龙蛇混杂,郑大刚知道,来洛川做古玩生意的不乏一些狠人,尤其是那些灰八爷土耗子倒斗下地的,很多手上更是有人命,苏小凡能闻到那几人身上的气味,郑大刚自然也能看得出来,这几个人十有八九就是下地倒斗吃祖宗饭的。

  “我知道了,刚哥,我会小心的。”苏小凡苦笑了一声,他在这古玩市场练摊也有两年了,以前都是卖些制作精巧的青铜器工艺品,唯一的这一件做旧的物件就出了事,看来爷爷的叮嘱还是有道理的,这人就不能发横财。

  不过苏小凡也是没有办法,他七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,父亲因为不想继承家里制作青铜器的手艺,和爷爷吵了一架之后,跑出去做了海员。

  这十多年里苏小凡兄妹两个,见到父亲的次数是屈指可数,虽然苏小凡上高一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,好在已经在海上干到远洋船船长的父亲收入还可以,但这些年倒是没少了兄妹两人的吃穿用度。

  苏小凡说起来也挺倒霉的,在前年读高三的时候出了一场车祸,而且还是因为他横穿马路造成的,身上多处骨折,养伤就养了小半年,耽误了高考。

  本来以苏小凡的成绩,复读一年考上大学是没有问题的,刚巧那一年不知道什么原因父亲没有回来,车祸花完了之前父亲给的积蓄的苏小凡,因为妹妹也要上高中,干脆就没再复读,靠着以前跟爷爷学的制作青铜器的手艺,租了一套房子,在距离妹妹学校不远的古玩市场摆起了地摊。

  凭着长得一张小鲜肉的脸,加上嘴皮子又活泛,英语说的也不错,苏小凡的生意一直都很不错,光是忽悠那些旅游的老外,一个月下来都能净赚个大几千,所以去年父亲回家之后想让他复读考大学,也被苏小凡拒绝了,从小带着妹妹和爷爷一起生活的苏小凡,和他父亲其实是一个脾气,自己认准了的事,谁说都白搭。

  按理说如果就这样按部就班的干下去,再混个几年,苏小凡也能在古玩城里面租个摊位,大富大贵说不上,但混个吃喝绝对不愁,只不过生活总是会有意外发生,现在也已经上高三的妹妹苏小小前段时间回家告诉苏小凡,燕京有个国家级的研究所,到她们学校特招考试,苏小小居然考上了。

  按照苏小小的说法,考上这个研究所,起步就是硕士研究生,可以跟着国家级的专家教授进行科研项目的课题研究,毕业之后更是可以留在研究所工作,只是学费也特别的贵,一年需要十万块钱。

  一开始听到苏小小的话,苏小凡第一反应就是学校遇到骗子了,一来研究所是用工单位又不是学校,招人也只会在大学里面招,更不可能也没有资格发放文凭,二来在国内读大学哪有这么贵的,就算是国内最好的华大,一年学费也不过是一万块钱,这什么研究所的学费,竟然是华大的十倍。

  在古玩市场厮混了好几年,见识过不少尔虞我诈骗局的苏小凡自然是不相信的,以家长的身份专门跑到学校去咨询了一下,发现这个招生居然是真的,这个研究所就挂在燕京大学的名下,而且属于特招生,不用参加高考,在暑期的时候就要去燕京大学报到。

  留了个心眼的苏小凡又把电话打到了燕京大学的招生办,一番咨询后才知道,这个研究所是今年新开的,研究课题不明,因为研究院虽然是挂在燕京大学名下,但却是隶属于国家自然科学院的,收费标准也是那边制订的,燕京大学没有话语权,不过招生确确实实是真的,最近也不是苏小凡一个人打电话咨询。

  得到了确凿消息的苏小凡,自然是高兴不已,妹妹的学习成绩虽然不错,但距离华大这样的顶级学府还是有一定差距的,现在有机会去到那里学习,苏小凡自然是砸锅卖铁都要支持的,当下盘点起了家当,这一算,苏小凡有些傻眼了。

  苏小凡这两年练摊是赚了点钱,但去掉租房子和吃穿用度外加给妹妹的零花钱,苏小凡手头也就存了两万多,就算加上父亲去年春节时回来给的五万,也总共只有不到八万块钱,距离十万还差了两万多。

  眼瞅着妹妹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去燕京报到,一时半会也联系不上不知道在哪个大洋里飘着的父亲的苏小凡,也是有些急眼了,这才在那天中年男子在摊位前暗示他有没有老物件的时候,将自己做旧的那件青铜“戴胜”给脱了手。

第3章 缘由

  “二哥,不就是被那小子坑了八千块钱嘛,咱们寻摸个地方再干笔买卖不就捞回来了,至于在这边盯一天吗。”

  在洛川市古玩市场东出口,两个人蹲在一个巷子口抽着烟,其中那个身材精瘦的,正是之前找上苏小凡的中年男人,他旁边那个年轻一点汉子的则是一脸的不耐烦,今年天气热的有点早,虽然才五月中旬,中午头的气温就已经三十多度了,就是什么都不干在这里蹲着,那也是一身的臭汗。

  苏小凡和郑大刚都没看走眼,这一伙人,还真就是倒斗盗墓发古人财的,通常干他们这行当的都是昼伏夜出,白天闷头在家里睡觉,晚上则是下地干活,今儿则是反过来了,大热天的呆在外面,让这年轻人很不适应,连带着说话也不耐烦起来。

  “你知道个屁,我是为了那八千块钱?”

  被称作二哥的吴川宝狠狠的抽了一口烟,将烟头放到鞋底使劲的碾了碾,没好气的说道:“那小子拿出来的那件青铜器,市面上和各大博物馆根本就没有出现过,就算他的那件是仿品,肯定也是对照着实物来仿的,只要咬住这小子,咱们就能把真品给掏出来。”

  “二哥,那边到底给开了多少钱,你这么上心?”

  年轻人名叫吴川鹏,是吴川宝的本家五弟,干他们这行当的,基本上不是同村就是本家,因为外人信不过,也就是放在现在,如果早个几十年,下墓摸东西的必然是儿子,老子则是守在盗洞口放风接引,因为儿子见财起意坑老子的事情时有发生,而老子坑儿子则是从来都没有过,久而久之也就成了这行当里的一个规矩。

  虽然到了现在这规矩没那么多人遵守了,但大多还都是以血缘或者同村桐乡的关系为纽带,形成的盗墓团伙,极少会吸纳外人加入,吴川宝这个盗墓团伙就是如此,里面所有人都姓吴,全都沾着亲戚,最远的关系也没有出五服。

上一页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