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>>在线阅读 |
《大明升官路》 | TXT下载 |
上一页 | 下一页 |
袁师傅最开始印刷“卫辉时报”的时候,有劝过季方和,认为这个十文钱一份实在是太便宜了,因为季方和告诉他,目前只有一张报纸,以后可能一份要2-3张报纸。按照袁师傅做了这么多年的经验,这一张报纸就该卖个三十文左右,2-3张更是应该翻倍卖,但是东家非要定价这么低,他也没有办法。
但是袁师傅万万没想到,活字铸造好之后,再加上印刷机,如果不算活字的铸造成本,就是印刷成本来讲,现在的成本直接减少了一半,速度还大大提升了!如果按照现在的成本去计算,卖出五万份,印刷坊这边直接就能收入二百五十两!
这还是七天发一次,若是按照东家说的每天发一次,一次发行五万份呢?如果印刷机的速度可以更快一点呢?
光是这方面的收入,每个月就有7500两!
而且袁师傅还听说,那个版面上有个广告位,就光那个广告位一百字的篇幅,还要卖出去千两的价格!若是放在以前,袁师傅真的是想都不敢想。
袁师傅是真的服了秦大人了,若论做生意,整个卫辉府的生意人摞在一块,都比不上秦大人动动手指头的!
读书人可不关心秦修文到底在这上面赚了多少银子,他们买下报刊后,立马第一时间展开阅读,有些人甚至在街上从报童手里买下报纸后,都来不及找个位置坐下来,直接站在原地就看了起来。
于是,卫辉府街头巷尾都出现了一群奇怪的人,穿着读书人的儒生服,顶着寒风站在街上就读起报纸来,一站就是半天,连姿势都不换一下。
所有人都在猜测,秦修文会怎么处理那些反对者的声音,结果没有想到人家做的比他们想的还要狠。
秦修文专门开辟了一个板块,叫做《百家争鸣》,同时刊登了两篇文章,一篇是全方位赞扬他的,这种彩虹屁文人之间是写惯见惯的,平时写八股文的时候,总归第一段要赞扬一下当今圣上古往圣贤,再接着往下写,这算是题中应有之义,就是那些反对秦修文的人看到了那篇文章也不意外,毕竟捧臭脚的人哪里都有,况且那篇文章平心而论,写的还真的好,许多点都是以前自己没有注意到的,却被那人写的鞭辟入里,只要不是为了黑而黑秦修文的人,甚至都有几分动摇了。
而紧接着就在这篇文章的旁边,另外一篇文章的标题则是《论千古罪人秦修文》一文!
光看标题,就已经是让人悚然一惊了,接着去看内容,文采斐然、用词精辟,各种典故信手拈来,但是有一句算一句,将秦修文骂得一无是处,甚至用文人最文雅的词藻,将秦修文的祖宗八代都骂了一个遍!
“简直就是个牛人!写这个文章的人牛,敢把这篇文章刊登出来的秦大人更牛!我算是服了,彻底服了!”一个年轻书生看罢这篇文章简直就是拍案而起,激动地在书房里来回踱步,只恨这个时候天色尚早,茶室还没开张,否则必定要和三五好友品评一番!
这个《百家争鸣》的栏目板块简直就是一石激起千层浪,尤其是这两篇文章都写的极好,不仅仅是词藻上的好,更是双方都有道理和大义,将大家心中的想法表达的淋漓尽致,自己想到的对方说了,自己没想到的对方也说了,简直就是自己的嘴替!
这年代的人哪里见过这个,两篇完全立场相左的文章在同一时间出现,简直就和围观别人现场吵架也差不多了,而且是两个高手之间的过招,看的人直呼过瘾。
而在这个栏目的下方还有一个结语:
是非功过,无须后人评说,我们身处时代洪流中,最能感同身受,也最有资格评说。对于秦大人的争执大家都有自己的理由,但是相信大家的目的是一样的,那就是希望天下所有的当官者都能真正地治理好一方百姓,为天下人谋福祉。秦大人言:他将时刻谨记自己的初心,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解释自己的用心。
“周公恐惧流言日,王莽谦恭未篡时。向使当初身便死,一生真伪复谁知?”孰是孰非,咱们还看今朝!
下一期的《百家争鸣》,针对大家非常关注的新码头修建一事,大家依旧可以畅所欲言,欢迎来稿。
寥寥几句,秦修文的大度再次跃然纸上,许多就是不赞同、不看好秦修文的人,此刻读完这些,也隐隐有了点好感——不管此人到底如何,就凭他这个心胸气度,就不是一般人能及的上的!
而写这两篇文的作者,也都收到了一封来自秦修文的信函。
严知行收到的时候是惊喜好奇,连忙就打开看了,这封信函居然是想要他入秦大人门下,为他做事!
信中秦修文肯定了他的文采和想法,能给他一个机会,处理《卫辉时报》的各项事务,每个月都有五两银子的月俸,若是做的好,将会长期聘用他,并且月俸还可再谈。
严知行简直激动到双手发抖,他这次在《卫辉时报》上刊登了那篇文章后,是狠狠扬了一次名,好些人都求上门让他做文章,出手都极为阔绰,靠着这波热度,严知行赚了不下一百两银子,大大缓解了家中的窘迫,而现在,秦大人居然还要聘用他?
和自己最为推崇的大人一起做事,这是严知行做梦都梦不到的美事,他哪里有不愿意的,只怕自己做的不够好,让秦大人失望!
严母知道自己儿子竟然能和当官的做事学习,做的还是和文字打交道的工作,清贵名声好又有银子拿,而且看那位秦大人就是个有雄才大略的,儿子还没考中举人,就能结交官员,真的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!
而同时,在报刊上发表了痛骂秦修文的人,也收到了一封来自秦修文的信函。
向清看到信封上的落款就眉心一跳,生怕是一封威胁报复的信,顿时有些后悔当时的孟浪了,一时激情迸发就写下那样一篇文章,差不多算是指着秦修文的鼻子骂了,自己还有妻儿老小,实在不该如此冲动行事!
按压下狂跳的心脏,向清打开了信封,只见里面只有短短两句话:“先生如此义愤,何不到本大人身边一探究竟?人云亦云,不如亲眼所见,更能一展先生大才,阁下以为何?”
这竟然,是一封招揽信?!!
若是秦修文客客气气的邀请他,可能他会直接拒绝,可是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,言语里的都是轻蔑和挑衅,反而激起了向清的好胜之心。
既然如此,自己为何不闯一闯龙潭虎穴?!难道堂堂大丈夫只有背后说人的觉悟,没有一探真相的勇气?那自己就白读这么多年书了!
卫辉府内这次投过稿件的书生不少都收到了来自秦大人府上的回复,大部分是勉励和约稿的,还有一小部分是发了职位邀请的。
当然,能被秦修文想要纳入门下的人,都是经过背景调查的,没有一个是泛泛之辈。
秦修文通过这一个渠道,广撒网,就算不能多捞鱼,也总能捞到一些能为自己所用之人。
第54章
严知行走到“袁氏印刷坊”大门的时候,有些不确定自己是否找对了地方,还是等在一旁的小厮见严知行一幅儒生模样的打扮,将他引了进去。
严知行之前从没有参观过印刷坊,此刻已经被自己所见的一切看入迷了。
原来一份份报刊是这样印刷出来,原来现在已经完全用活字替代了雕版,原来已经有了印刷的器械,只需要两个人操作就能快速地印刷,只需要几个呼吸间,一张纸就印刷好了!
严知行虽然没有去过其他印刷坊,但是他也知道时下流行的还是雕版印刷,人力印刷,可是在这里,所有的一切都有条不紊,加上机器的帮助,效率十分之快,他从来没有想过一页字是可以如此简单地被印刷出来!这比起手抄,那要快多少啊!
严知行脑子里不由得在想,若是以后都改成机器去印刷文章书籍,那么一本《三字经》还需要三两白银吗?还会有那么多人读不起书吗?自己一家人还需要如此勒紧裤腰带吗?
严知行还没想出更多东西,引路的小厮就说到了。
印刷坊整个空间非常大,在印刷坊的侧面有一扇门,通过去是个单独的小院子,小院院门上写着“卫辉时报办事处”,然后通过这个院门里面有一个二进的宅子,说是宅子也不尽然,只见每一间屋子旁边都挂着一个门牌,远一些的严知行看不清楚,近一些的,他看到有“编辑处”,“校对处”,“总编办公室”等。
有些他大概能明白是做什么用的,有些他却不懂,只是见带路的小厮引他到一扇门前就退下了,他也不好再问,只得推开门走了进去。
刚一推开门,一股热风就扑面而来,只见里面是一间大大的堂屋,青砖铺地,房间四角都燃着一个火盆,火盆里放的应该是红萝碳,几乎无烟味,但是又很温暖。
严知行在家,根本烧不起这么好的炭。
再环顾四周,就感觉整间屋子十分透亮,根本不像自家似的,一到冬天门窗紧闭后就昏暗的很。
然后严知行一眼就看到了四周的窗子居然是琉璃做的!
严知行是第一个到的,出于好奇他还凑过去看了看,又用手摸了摸,只感觉到触之冰凉,微微有雾气化于其上,冬日的暖阳从外面照射进来,严知行觉得自己站在这里混身都是暖洋洋的,这一层琉璃仿佛完全隔绝了寒冬,和自家糊的窗户纸比起来简直一个是天上,一个是地下。
听到门外传来了动静,严知行才将手放下背在身后,转身朝门的地方看去。
门外来了一个青年人,看着比他年纪要大上几岁,也是一身儒生装扮,严知行连忙迎了上去,互相行了书生之礼,同时互通了姓名。
“在下姓严,名知行,表字孟明。”
“在下向清,表字尚嘉。”
两个人互通姓名之后,原本融洽的氛围顿时一僵,他们同时想到了对方是谁。
这不就是和自己唱对台戏的人么!
当时看报纸的时候并不觉得如何,可是如今两人现实生活中面对面打了招呼,顿时都有些讪讪的,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。
堂屋内有好几处书案和座位,两人尴尬地寒暄了一下之后,互相找了个不远不近地位置坐了下来。
好在不一会儿,又有几个人进来了,大家互相聊了一圈后才发现都是向“卫辉时报”投稿后,被邀约过来的,只是过来后到底要做什么,没有人清楚。幸亏这也算是个话题,不管大家在报纸上对骂的如何凶,或者在背地里如何嘲讽对方的观点和文笔,但是等到见面的时候,自然是一团和气。
等聊到差不多了,堂屋的门再次被打开了,这次来的人是大家都盼望已久的秦大人,身后还跟着一个美貌的妙龄女子,想来应该是秦大人的婢女。
众人纷纷向秦修文见礼,这里的人最差也有个秀才功名,所以见到秦修文不用下跪,只需要行一个学生之礼即可。
秦修文免了众人的礼,冷峻的眉眼往屋内一扫,就看到只有六个人来到此地,心下微微叹息了一声。
他邀约过来替他办事的人,自然也是要一点才华本事在身上,同时做人做事口碑不错的,所以这些人本身就是凤毛麟角,他一共也就发出去十八份邀约,但是过来的只有区区六人。
不过此事也急不得,不可能就靠一次的骂战拢尽整个卫辉才子的心,能有六人前来也是不错的了!而且自己最看好的两人已经都到了,这实属意外之喜。
秦修文简单地和众人寒暄了一下,然后直接开门见山说起了想要大家办的事情:“诸位刚刚进来的时候应该已经看到了,这个院子是我们“卫辉时报”的办事处,这间房间是“编辑处”,本官来和大家解释一下这个“编辑处”的用处。”
“以后“卫辉时报”将会面向所有人征稿,不管他是读书人也好,还是商人、手艺人、农夫,只要对方能写出文章来,都可以向“卫辉时报”投送稿件。”
刚开个头,下面的六人听完就觉得有些不可思议!
孔圣人说“有教无类”,可那也只是说说而已,作为大明的读书人,尤其还是取得了功名的读书人,无一例外都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的,是和那些贩夫走卒截然不同。
就是质朴如严知行,出身于那么清贫的家庭,等到他考中秀才后,不管他承不承认,他还是认为自己和家中人是不一样的,甚至有时候他会苦恼于自己与他们并不存在太多的共同话题,他们也并不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和理想抱负。
爱家人还是爱的,孝顺母亲还是孝顺的,但是在思想领域绝对还是不同的。
可是如今秦大人却说,只要能读书识字,能写出文章来,就算不是个正统的读书人,也能投稿——这,可能吗?可以吗?
向来文字、书籍都是被读书人统治垄断的,难道秦大人内心是不认同的?
甚至想法深一些的人,都会联想到秦修文自己也是读书人出身,正经的科举入仕,难道不该维护自己曾经走过的路,付出过的努力吗?
只是他们尚且还没有官身,敢在文章上出言批驳,但是在面对真人的时候,尤其是面对秦修文身上并未遮掩的锋芒和官威时,他们并不敢出言打断。
于是便听秦修文疏冷清越的声音继续道:“而诸位的任务,就是将这些稿件统一规划整理,分门别类。比如说我们目前的“卫辉时报”,一共是分为五个板块,百家争鸣,佳作赏析,实事热点,断案如神,以及一个小小的广告位。那么再不改动板块的情况下,我们收到的稿件就要按照这样来分类,然后由专人去选择稿件的录用问题,同时对于一些特别优异的稿件,那就要有意识地留住这个人,以后能经常性给我们供稿。”
原来如此,看来他们就是秦大人眼中不错的人才,所以才有秦大人给他们进行邀约。
虽然众人在来之前心里已经有所猜测,但是被秦大人当面直接说出来,还是觉得荣幸万分!
“当然,若是以后我们的“卫辉时报”能够招募到足够的稿件,大家也可以开辟更多的板块,我们可以将现在的一张报纸改版成两张、三张一起售卖,加入一些其他普罗大众都喜闻乐见的版面,扩充我们的读者群体,这是我们的首要目标。不知这样说,大家是否明白本官为何请诸位过来?当然,若是还有疑问,也可以现在就提出来。”
其他人基本上都是谨言慎行,尤其是像严知行这样对秦修文非常推崇的狂热崇拜者,自然是十分信服秦修文的话的,认为秦修文做事,必有他的深意,况且做这个“卫辉时报”的编辑,做的都是文字相关的活,不仅仅能够品评他人的文章从中学习进益,而且还有决断权,判定对方文章的去留问题,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好了!
平时他们这些学子都是被师长、被主考官来决断他们的文章是好是坏,现在居然能够去评判别人,岂不是有一种大权在握的感觉?
所以其他人都纷纷点头,表示认可,只有向清皱着眉头往前走了一步,先是拱手一礼,然后直接道:“秦大人,在下向清,本以为是过来可以帮助大人治理民生的,实在不知道是来品评文章的,文章何处不能品?还请大人恕罪,向清志不在此。”
向清说完之后,整个堂屋内顿时一静,落针可闻。
好些人都偷偷地往向清的方向看去,甚至和向清有几分交情的沈秀才还悄悄扯了扯向清的袖子,让他退回来。
这不是明明白白地打秦大人的脸么!
秦大人好歹也是六品朝廷命官,背后有周邦彦支持,下面还有汪知县之流的效忠者,他向清如今刚刚中了举人,连个官都不是,万一被秦修文记恨上了,这以后的科举还考不考了?官还当不当了?
沈秀才是真的为向清捏一把汗,他是看了向清的文章的,也惊讶于秦大人的大度能容,还以为两人根本没有表面上那么势同水火。
毕竟文人嘛,有时候写文章的时候,难免有些言过其实。
没想到现在向清居然直接硬刚秦大人!这,这真是太不智了!若是如此,您还不如别来了呢!
别人这样想,向清可不这么想,他当时收到秦修文邀约的时候,就是被他挑衅不屑的语气激来的,向清原本以为自己是要辅佐秦修文治理卫辉,应该是做和季方和差不多的活,幕僚师爷之流,结果倒好,秦修文直接将他往这个所谓的“编辑部”一放,为他干点这种小事杂活。
他向清是缺这点银子,还是缺他秦修文这点人脉?非要干这些琐碎事情,来赢得秦修文的好感和扶持?
那就不好意思了,秦大人您的算盘打错了,他向清并不屑于此。
向清家中是真正的书香门第,他爷爷是当世大儒,他伯父在朝为官,向清自己也极为优秀,十八岁中举人,原本去年就要参加会试的,被他祖父压了下来,说他文章已经成熟,但是为人处事还缺火候,让他在磨砺几年再入官场不迟。
可以说,向清前途一片大好,是个板上钉钉的官员后备役,所以他内心是真的不屑于秦修文的很多所作所为,此刻又感觉到自己被秦修文玩弄了一番,自然是并不甘心。
要不是顾及着尊卑礼法,向清在刚刚听完秦修文的话后,都想直接拂袖而去了——在他看来“卫辉时报”不过是一个哗众取宠的产物,根本不值得他费心劳神。
在如此肃静的时候,众人却听到秦修文轻笑了一声,那声音清越中又带着点嘲讽,仿佛向清的话十分可笑一般,听得向清隐在宽袖中的双手都握紧成拳了起来。
“向清,你觉得本官为何刚刚第一段话就说无论是任何人的投稿,来者不拒?”
向清梗着脖子,一脸木然道:“自然是想吸引更多人来投稿,稿件多了,选择的余地也就多了,若是总是千篇一律,世人难免感觉疲倦,总要有新鲜的事物刺激,才能不断去购买这个“卫辉时报”,才能让这份报刊为大人所用!”
最后几个字向清用上了重音,显然他所指的“所用”是偏向于秦修文个人利益的所用,暗指秦修文用此为自己谋私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