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>>在线阅读 |
《世家再醮记》 | TXT下载 |
上一页 | 下一页 |
书香门第【清樾留影】整理
附:【本作品来自互联网,本人不做任何负责】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!
书名:世家再醮记
作者:华飞白
文案:
穿越在平行世界的盛世大唐,似乎是她的幸运;但成为一个和离归宗的弃妇,又好似是她的不幸。王玫王九娘,从来没想过要过什么富贵荣华、巾帼力压须眉的快意生活,她只想安安乐乐地活下去。可是,安乐的生活,情投意合的夫君,都并不是轻易能够得到的。树欲静而风不止,九娘子渐渐才明白这个道理。
内容标签: 穿越时空
晋江金牌编辑评价:
一朝穿越成了一位和离归宗的大唐弃妇,王玫王九娘花了很长的时间才适应这个现实。本以为这是她的不幸,但她却接连收获了温暖守护的家人,率性自若的情郎,性情相投的闺蜜。于是,她不再强迫自己学习怎么做一个合格的世家贵女,而是希望活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。
本文行文流畅、笔触柔和,没有宅斗没有极品亲戚,有的只是温馨与触动,是一篇治愈系的世家文,读来让人会心而笑。
☆、第一章 大唐弃妇
仲春时节,天气转暖,正是赏春游园的好时候。适逢盛世,上至王公贵族,下及平民百姓,皆以游赏为风尚,哪里愿意错过这般春日好风景。大江南北、城郭内外,早已是一片摩肩擦踵、衣冠如织的景象了。
自古皆繁华之地的东都洛阳当然也不例外,不仅洛水附近车马如龙、帷帐林立,又因城郊山川丘陵交错,人们纷纷驱车踏春登山访景。那些藏于山中的寺观,也不复幽然宁静,各类香客频频拜访,寺观之内皆是游者如云。
由前朝世族捐建的长秋寺尽管并不是洛阳名寺,但因是座尼寺,也迎来了不少官宦女眷。焚香祝祷之后,香客们也会在寺中盘亘片刻,赏景游玩。前头寺中的玩闹笑声隐隐约约传到庙宇后头,却丝毫没有冲淡正走在竹林小径上的几人身上的沉郁气氛。
在前面引路的婢女年纪约十四五岁,步伐快而稳,行走间大家气度尽显。走在她身后的男子约二十来岁,眉头紧皱,脸色沉郁,仿佛心中压着什么重担。而落在最后的两个婢女年近双十,举止却略有些轻浮。两人互相使着眼色,目光里尽是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。
竹林深处,掩映着几间精舍。院落虽小,却样样齐全、处处精致。精舍外头,守着位十七八岁的婢女。眼见着这一行人来了,她难掩惊喜之意,向着男子行礼,低声问候:“郎君可算是来了。”
年轻男子往精舍里看了一眼,问道:“九娘近来如何?”
听出他询问中的关心之意,这婢女的眼睛立时便红了,摇首道:“郎君延请的医者来瞧过之后,给娘子开了药方,气色已好转了些。但自从娘子醒来,便已有月余不曾开口说话了。奴等正不知该如何是好,幸得郎君终于来探望娘子了……”
年轻男子的眉头微微一动,道:“你们都下去罢,我去看看她。”
“是。”四个婢女都退到了院落中间,却是两两各自站着,丝毫没有许久未见略作寒暄之意。
精舍面阔三间,宽敞明亮。男子进了精舍内,环视一遭,见各色摆设还算齐全,暗暗地松了口气。他也没有心思仔细打量,径直往右转去了东屋。跨入屋内,便见一扇绣着曼荼罗的立屏风后,半掩着水色纱罗垂帐的矮足床。待他绕过屏风,那半躺在床上、靠着隐囊的人便直勾勾地看了过来,惊了他一跳。
那是一位年约二十许的少妇,五官秀丽,面容却一片青白,毫无血色,显是正在病中。她仿佛不认识他一般盯着他看,反应异常淡漠。那张毫无表情的脸、木然的眼神,衬上垂落下来的如云乌发,竟让人不由得生出森森寒意。
年轻男子站在床边,看着她的模样,眼中终于流露出了痛色:“九娘……”
他伸出手,似乎想要轻轻地按在她拢着被衾的柔荑之上,半途中却紧紧握成了拳头,收了回去:“我忘不了……”他的声音变得异常沙哑,怒火也隐约透了出来,甚至带着几分咬牙切齿的意味:“我忘不了那日的屈辱!”
他的胸膛剧烈地起伏起来,从袖子里取出一张细白麻纸,放在床前的矮几上,语速异常快:“九娘,我不能再见你了。只要一看到你,便会想到那一日。你我夫妻缘分虽已尽,但那件事于你我皆为大耻,你放心,我绝不会让任何消息流出去。今日回去之后,我便会修书一封让人送去长安王家,请妻兄过来见证此事。”
少妇平静地望着他,仿佛根本不曾感觉到他的情绪起伏,又或者,他的情绪起伏早已与她无关似的。事实上,她也根本听不懂他那又快又急的一长串话到底是什么意思。好不容易从死后穿越的惊吓中回过神,她终于接受了自己将在一个陌生的地方、一个陌生的朝代、一群陌生的人中间重新活一次的事实。但是,摆在她面前最严峻的问题,就是听不太懂这个时期的语言。
刚过来的那几天,她便从婢女穿的高胸长裙上判断出,这大概是隋唐时期。于是,心里总算也更安稳了一点。语言不通确实是一个大问题,但说来说去,这到底也是汉语。虽然古汉语发音不一样,不过,听得多了,渐渐习惯了,语速较慢的一些日常对话也就慢慢能听懂了。
醒来已经有将近四十天了,她仍然处于学习与了解的阶段。言语不通,又换了个躯壳,她不敢也不能开口说话,更不能流露出什么奇怪的情绪,以免两位贴身婢女发现什么。而这具身体刚刚大病过一场,接着就悬梁自尽,才让她这个异世的灵魂得以附身重生。她就算是每天不言不语、面无表情,两个婢女也只当她遭逢这些事情之后性情大变,什么都没有怀疑,仅是时不时趁她“睡着”悄悄相对垂泪而已。
通过她的观察,以及婢女们的只言片语,她大概推测出了关于这具身体的身份、境遇等的片段信息。
首先,这具身体大概生在一个条件相当不错的王姓官宦家庭。屋里的摆设精巧漂亮,件件都堪称是艺术品,连两位女婢的举止也像是后世的大家闺秀一般优雅、礼节周到。其次,她可能被安置在了离家很远的偏僻地方。直到这个年轻男子进来为止,还没有任何一个人来探过病。然后,她大概可能已婚,眼前这个男人似乎应该就是她的丈夫,不然不会举止称呼都带着一种奇异的亲昵感。他叫她“九娘”,那她应该就是姓王行九。若是没有闺名,名字应该就是王九娘了。
而眼前这个年轻男子头戴翘脚幞头、身穿圆领长袍、脚踏长靴,下颌上略蓄了短须。这样典型的形容装扮,终于让她能够断定,这个时代应该就是唐朝没错了。
说起来,这男子五官端正、身量修长,光从外貌来看,也是个不错的丈夫人选。但是——现在是她的丈夫,也许以后很快就不是了。从他的表情举止,以及她好不容易提取出的关键词就能够推断,他绝对不是单纯为了探病而来的,更不是为了接她回家养病而来的。而那张细白麻纸,大概就是传说中的“放妻书”?或者是“休书”?
两个婢女一直在她面前念叨着要给郎君送信,就是给他送信吧?结果,传说中的郎君来了,还没说上几句话,就直接向着一个重病未愈的虚弱女子,甩出了一封“休书”?
这具躯体的状况非常差,先前几乎是从濒死的边缘被救回来,养了一个多月也不过堪堪好了些。虽然她从来没有照过镜子,但想必现在也是满脸病容、虚弱不堪吧?这个男人把重病的妻子丢在偏僻角落里不闻不问,一来就给休书,难不成看不出她现在的病况?或者说看见了也没有一点怜惜之情?
不,他看起来好像很痛苦,似乎也有那么一点舍不得——
难道,是这个当妻子的犯了什么大错?所以才被安置到了这种地方,又从来没有人来探视过?但是,两个贴身的婢女在这几十天里,好像从来没有提起过类似的话题。她们是不知情,还是知情却不想当着她的面说?
她垂下眼睫,心里有些乱了。
不知道前身曾经做过什么事,除了被休妻之外,还会受到什么惩罚,让她顿生忐忑。
而作为她的丈夫的年轻男子望着她,发现她仍然没有任何反应时,有些失落又有些释然:“你安心养病。身体养好之后,再动身回长安不迟。”顿了顿,他又低声道:“九娘,待妻兄赶到后,我再过来。”
说罢,他便旋肿离开了。
正当两位男女主人俱在精舍内时,院子里的四个婢女也打破了沉寂。
率先说话的却不是举止有度的两个婢女,而是年轻男子带来的两个年长婢女。她们一脸嘲笑地看向女主人身边的两个贴身婢子,一人道:“瞧瞧她们,事到如今还装模作样的,以为自己是什么人物呢!”
另一人接道:“都说不愧是大家出身的,连婢女都与别家不同。不过,大家出身又如何?还不是被郎君厌弃了?”
“是啊,平日里就端着架子瞧不起咱们。现在都流落到这荒郊野外的尼寺里来了,还以为自己同以前一样呢!”
年纪较幼的女婢脸色微微一变,难掩气恼:“你们——”
但年纪稍长的女婢立即严厉地看了她一眼,她也只能按捺下恼怒,红着眼睛低声道:“丹娘,她们不是在说我们,是在指桑骂槐呢!这样欺主的奴婢,往日里我们何曾见过。若是在家里,早便被驱赶出去了。哼,果然是——”
“住口,青娘。”名唤丹娘的女婢喝止了她,“郎君和娘子还在里头呢,何必与她们争执起来,平白让郎君不快。”
但,那两个婢女并没有因为她们的让步而放过她们。
“瞧瞧她们那样,还真以为郎君是来把娘子接回去的么?”
“嘻嘻,是啊!你不知道,郎君来之前,可是在书房里待了许久呢!奴亲眼见他写了满满的一张纸,揣在身上带来了。”
“咦,那张纸上写了什么?”
“奴又不识字,怎会知道?”
丹娘和青娘怔了怔,均脸色剧变。她们因为担心娘子的病情,最近不断地给郎君送信,希望郎君消气之后便能过来探一探娘子,也好安一安娘子的心。却没想到,都过了两三个月,郎君竟仍然不能放下那件事。
“丹娘!怎么办?”青娘几乎要哭出声来了,满面无措。
丹娘定了定神,听见精舍内传来的脚步声,立刻迎了上去:“郎君怎么这么快便出来了?娘子心绪不稳,郎君若能多坐片刻,她不知该有多欢喜呢!”
年轻男子看了她一眼,并没有接过她的话头,而是直接道:“我已经将放妻书给了九娘,回头就给长安去信。你们二人是她的贴身婢子,仔细照料好她。她从王家带来的婢仆,我会陆续遣过来。多些人,热闹一些,说不得她的精神也会好一些。”
说罢,他便急匆匆地往外走去,竟像是连一时半刻都不愿意在此处多待了。
“郎君——”丹娘和青娘又惊又恐,顾不得仪态,提起裙角便追了上去。
“郎君请止步!”
“郎君,娘子并没有做错什么!”
“郎君!”
她们一直追到了竹林外,男主人也没有任何犹疑或回头的意思,径自匆匆去了。而路边也多了些到长秋寺来赏景进香的女眷,略有些好奇的视线纷纷投了过来。
两位婢女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地,心知娘子归宗之事已经成了定局。丹娘想到精舍内不知该有多伤心的女主人,又猛地转过身,提裙跑了回去。青娘踉踉跄跄地跟在她身后。两人和男主人带来的两个得意洋洋的婢女错身而过,却完全无视了她们的挑衅,急急地奔回了竹林深处的小院落。
☆、第二章 放妻之后
精舍内,满脸病容的少妇听着院落里的动静,心里长长地叹了口气。这年轻男子分明对妻子仍有情意,句句吩咐都颇为细心,不过,休妻的决心也异常坚定、无可更改。从他和两个婢女的反应里,她觉得,这对夫妻之间大概产生了什么敏感的误会。妻子并没什么明显的过错,但做丈夫的实在忘不掉也忍不得,才这么狠心地给出了“休书”。
说到敏感的误会,大概就是红杏出墙之类的事了吧。前身的那场重病和悬梁自尽,或许就是出于这个缘故。少妇有些心不在焉地想着。幸好她穿到了唐朝,若是换了明清两代,大概就只剩下沉塘的下场了。
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么回事,她非常想知道。如果对此事一无所知,恐怕会给她往后的生活埋下隐患。但是,这种事也不可能贸然去询问两个婢女,只能等学会说话以后,再慢慢旁敲侧击了。而这对性格向来较为直率、从来就不适应那些弯弯绕绕的她来说,简直就是件无比艰难的任务。
王九娘的视线挪到了矮几上,探出身,拿起那张细白麻纸,仔细地看了起来。
虽然她在书法上没什么造诣,但幸好这位“前夫”写的是楷书,即使是笔画复杂的繁体字,也大致能认得出来。这个时代根本没什么标点符号,断句完全靠猜,她只能艰难地联系着上下文,勉强提取了一些重要的词句。
这男子确实对妻子手下留情了,写的并不是措辞严厉的休书,而是放妻书。内容大致是性格不合,夫妻关系不协调,所以放妻离开,各寻幸福。其中还提到了妆匣、资财之类的事情,她看不太懂,索性也就不再琢磨了。
正当她想把细白麻纸放回去的时候,丹娘和青娘急匆匆地奔了进来。
王九娘还是头一次见到两位素来举止有度的婢女这样惊慌失措,手里的细白麻纸竟一时不知该不该继续放下去,同时也极力控制住自己的表情。
丹娘望见那张细白麻纸,又看了看她,猛地扑到床边,跪坐下来,俯身哭道:“娘子,以前的事情便都忘了罢!郎君既然不愿信娘子,便是缘分尽了!只望娘子念及家中郎主、娘子,别再自伤了!”
王九娘结合她的神态语气,以及能听懂的只言片语,大致理解了她的护主之意。她又看了一眼那封放妻书,忍不住抬手抚了抚自己的颈部。直到现在,她都清清楚楚地记得刚醒过来那会儿,颈上火辣辣的疼痛。头部稍稍一动,便会牵扯到伤处,疼得她成天浑浑噩噩,完全无法思考。后来,喉咙更是肿得几乎连药汤都咽不下去,几度高烧濒死。她不知道前身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选择了悬梁,又忍受了多大的痛苦才逝去。但是,换了是她,绝不会因为离婚就想不开。
且不说唐朝是个对女性多有优容的时代,仅是这次来之不易的重生奇遇,就够让她无比珍惜自己的性命了。
青娘见她抚着颈上仍未消解的青紫瘀伤,似是若有所感,也跟着跪下来抹泪哭泣:“娘子可别再轻贱自己的性命了!那天瞧见娘子悬在屋里,奴简直就要吓死了!且娘子可放心些,郎君道会去信长安,七郎说不得马上便来了。有七郎为九娘子做主,事情说不定便会有什么转机。”说话之间,她便带出了女主人未嫁时的称呼。
捕捉到了关键信息的王九娘终于知道,她可能还有个排行第七的兄长,住在长安,过些天就会赶来探望她。父母俱全,又有个哥哥,离婚之后多少也能得到些照顾。只是,她“性情大变”,他们是否会接受?思索之间,她也便错过了丹娘怒视青娘的那一幕。
“会有什么转机!难不成你方才没见郎君离去匆匆的模样么?”
“丹娘不是也一直希望郎君把娘子接回去,重新和好?”
“那是先前。事到如今,郎君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,九娘又何必再留恋他们张家?而且,九娘在他们家也过得不如意,区区女婢竟然都敢欺主,目无尊卑……”丹娘目露决然之意,顿了顿,又小心翼翼道,“九娘,那放妻书不看也罢,奴且收起来,如何?”
王九娘瞥了她一眼,将那张细白麻纸递给她,又半躺了下来。
她这样的反应,已是比今日之前的毫无动静好了不少。丹娘和青娘对视一眼,又是意外又是高兴。二人也不再为放妻之事争执,一个忙着把放妻书放进匣子里保存好,一个上前给主人掖了掖被子。